在討論這部電影前,我們先來想想「幸福是什麼?」,過去好萊嵨式電影總在告訴觀眾-「幸福就是能與所愛的人在一起,其他的都不重要」或「只要我們的心在一起,這就是幸福」,推崇這種「心靈道德至上,物質金錢低賤」的理論,沒錯,這樣的作品的確可以自爽,看完之後會讓你暫時忘卻現實生活,你的人生充滿陽光,但過個幾天,帳單如雪花般飄來,你又回到該面對的日常瑣事,回想起電影裡講的,你才發現「心靈至上理論」還是必須有一定經濟基礎的。

老實說,這部電影整體故事並不如預期的那麼撼動人心,大致上描述男主角積極爭取更好的生活,即使遇到一大堆倒楣事(如被拘留,被充公所有銀行存款…)還是繼續努力下去,最後終於得到應得的幸福。電影並不斷呼應著美國獨立宣言中「人民有追求幸福的權利」,用以強調「永遠不要放棄,努力追求你的幸福」這個核心,也是本片的重點主軸。

而本片所謂的幸福是什麼?其實在電影一開始一連串貧富對比鏡頭就已說明,倒在街上的骯髒老人、掛著自信笑容的上班族、在路邊演奏的街頭藝人…,有錢,你就可以像那些容光煥發的上班族一樣,開心地過著幸福的日子;沒錢,你就連住的地方都沒有,孩子也跟著你一起受苦,所以要有錢才有幸福可言,這其實還滿符合台灣早期社會的寫照,但是電影對於他得到高薪工作後的生活卻只以字幕帶過,強調的也只是他開了間公司,賣掉公司後又賺了多少錢,這讓我認為結尾無力,還不如把郭台銘、王永慶、巴非特等名人的自傳拿來看就好了,他們戲劇化的人生肯定比克里斯更有意思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ssie 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